虎牙小说【huya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到明末当帝王》最新章节。
,特别是后来多尔衮带着顺治帝和孝庄皇太后,被赶出北京之后,又回到了这里定都,又对之进行了扩建。
现在这里跟大明的皇城宫城规格布局一般无二,规模上也没有多大区别。绿瓦红墙,亭台楼阁,装点得金碧辉煌,以至于朱由崧君臣到了这里跟到了家一样,特别是小柳是,好几次都把这里当成了北京的紫禁城。
对努尔哈和赤皇太极的牌位,以及顺治帝,还有孝庄皇太后,多尔衮等人起居用具,朱由崧没有进行破坏,可能是他后世受过高等教育,把他们视为文物,以留纪念。
出于这样的目的,朱由崧把皇城的东北角的几座阁殿腾了出来,按照原来的设计和位置,把这些东西摆放进去,让后人观展。
朱由崧在盛京城住了20多天,尽管现在是六月了,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盛京城像春天一般温暖舒适,不冷不热的,估计又在十几度左右,这真是难得避暑胜地啊。
这20多天,朱由崧在盛京内外游览了个遍,盛京古城远非现在的沈阳城所能想象。没有沈阳城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明,却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
还用了几天的时间,朱由崧到盛京城外,游山玩水。这里有山地,有丘陵,还有平原,风光宜人,不管是当地的辽人,还是稍远一些的女真人,蒙古人,现在全都成了大明的顺民,朱由崧在投降将士的引领下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特色。
但是朱由崧不能在这多耽搁,大清虽然灭亡了,但是他的残余势力还存在。就像历史上崇祯上吊,李自成进北京,明朝灭亡了,但是明朝的残余势力在江南又延续了四帝一监国,至少四十年,如果算上民间的反清复明势力,以及后来吴三桂无耻的反清复明,那时间就更长。
清朝的残余势力当然是在东北,主要是蒙古边境,吉林,黑龙江一带,必须得尽快肃清。
朱由崧给漠北战的黄得功传下一道旨意,一是褒奖他们战勇敢,行动迅速,二是告诉他大清已经完蛋了,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他们在内蒙古边境一带继续追歼大清残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把大明的疆域向北扩展。
下一步,他要进军吉林和黑龙江一带。
这里本来就隶属于大明的奴儿干都司辖区范围,包括辽宁在内,涵盖黑吉辽三省,大明早期在东北的管辖范围甚广,永乐大帝设置的这一努儿干都司几乎涵盖了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嫩江等四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建州女真居住地和库页岛也全都包括在内。
只是近几十年来努尔哈赤父子的崛起,这里成了满清鞑子的摇篮,朱由崧现在通通要把它们收回来。
这一带有很多少数民族,似乎对大明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但是经过后金到大清,到大明这一个起伏,又是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俗话说得好,穷山恶水出刁民。
大清灭了,难免会有刁民对大清怀旧,占据偏远,啸聚山林,对抗大明,也未可知。
必须对一片广大的地区进行梳理,清洗,彻底肃清满清鞑子的影响,将灭清战争进行到底。
另外灭掉大清只是他远征的第一步。他要亲自统领他的远征军,实现的伟大的目标:日光所照,皆为朕土;人只所称,皆为朕臣。
这20多天,盛京之战的战后事宜处理完了。兵马也得以休整,人马的伤亡得到及时的补充,军需粮草弹药也得到了补给,另外,现在这个季节正是行军打仗的好时节。
而且这20多天,北京的内阁首辅高弘图在请示朱由崧之后,驻守盛京的首任知府已经定下来了,他带领着地方三司衙门幕僚正在奉命往这里赶。
朱由崧留下了一名总兵官带几千人马驻守盛京,维持秩序,等待盛京知府和三司衙门等官员的到任。
然后朱由崧继续统帅20多万远征军,水陆并进,往东北方向深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