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小说【huya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当你穿成三国的公主》最新章节。
))
虽然后世小麦可以做到一年两熟到三熟,真正应用中,一块地是不会接连种个不停的。简单来说连作费时费力,收成还会不好。
一般情况下,在农作物收成后,会改种其他作物下去。比如玉米,花生之类的。这两者生长周期短,不会耽误来年的播种。实际中,尤其是以现在的劳动力。
地没荒都算谢天谢地,能种一茬小麦那算好了,何况农民伯伯也不是工具人,空闲出来的时间他们还要服徭役,家中诸事。地空了反而有利于土壤的恢复。
还有一件事,汉代没有玉米,花生都没有。真要种的话,就是豆科植物。
刘意这会和刘备一起蹲门口看热闹,种下的小麦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不远处几个农民忙着把粮食倒入扇车中。谷物穿过风道,上下分离。轻的杂物从出风口飞出,重的谷粒下沉。
这类通常需要二次筛选,重不止有吃的,还有泥块和石头也重。有些过于轻的谷粒也会被一起吹走。
刘意好奇盯了会,手痒没忍住拉上刘备一起忙活,不谈其他官员什么表情,几个平民瞧着那些散落在地的谷物,那是标准的敢怒不敢言。
刘意和刘备完全看不见,一个站在扇车前摇的欢快,一个一脸欣慰瞧着粮食,就差露出一个农民伯伯的微笑。
最后是荀彧站出来打破两人的美梦,“长公主,您这是在浪费粮食。”
刘意停下动作,终于看见了那些被浪费的谷物,她摸着发痒的脖子,振振有词,“是我的错吗?是扇车的错。”
大热天的,草木飞屑沾到人身上,黏皮肤不说,还痒。
荀彧提醒刘意,“扇车相传为鲁班所造,请长公主慎言。”
是不是没法考证了,这东西造出来找不到发明者,也有可能是劳动人民积累的智慧,一点点将它改造成现在这个样子。
刘意退回一步,让专业的来,刘备没走,反而和其他人一起蹲下来捡粮食。刘意瞧了会,确定日头后不和刘备抢,她手停下来了,嘴巴没闲下来,“文若此言差矣,公输子距今数百年,时过境迁,诸事在变。过去可能好用的东西,现在就不好用了。因而我非是不满,只是想寻人加以改进。”
她顺手接过侍女递来的帕子,对上荀彧的视线,磨叽半天才说出下文,“前些日子让你寻的农家呢。”
荀彧平静道,“您大可不必。”
“什么?”
“学奉孝那般拐弯抹角,找回颜面。”
刘意心道你这个当了爹的人怎么不见半点慈爱,还越发严厉起来。
“我问你人呢?”
荀彧恭恭敬敬道,“得了一二,不过非精通者。”
农家,或者九流,自董仲舒后,农家连同其他学术流派一起衰落下去。其中包括墨家等学术流派。有用便学,儒家能做官,大家都去学儒家,其他学术流派自然冷落,都过去上百年了。突然说要用你农家,要也没有。
刘意沉吟片刻,“我记得隐士不少。”
荀彧回道,“不出也。”
党锢之祸后,不少有识之士对朝廷失望,纷纷避世隐居,这些隐居是真的隐居,胡昭这类是请都请不动,还有些更狠,一看天下大乱,为了避难跑到辽东那块去了,远是真的远,冷也是真的冷。
刘意可惜这类人才的流失,她道,“好官政事清明,于当地不过是半百富足,得一善工者,则福绵千秋万代。”
她见荀彧有话想说,笑道,“公输子之扇车不便是如此。当然,若有变法改革之举,亦能青史留名。”
这事一时半会也得不出结果,荀彧没再和刘意争,负责农事的官吏这时候大喊起来,“下田得四石。”
陪同的官员立刻精神一振,这可是下田,贫瘠之地,一年能得一石就算丰收了。没想到这次足足有四石。
冀州境内这类下田一抓一大把,以前他们还要头疼更换田地的事。如果能将此法推广出去,莫说这类争吵会大大减少,来年粮草更是高产。
由于地分好坏,部分地区至今留存三岁更换份地制度。井田制下的一种方式,让其轮流耕耘。今年种上田,明年种中田,后年种下田。大致如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虎牙小说】地址:huyaxiaoshuo.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