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房中,朱元璋要移民去往安南,充实安南的确,但是刘伯温却是有些反对。

“上位,移民实边的确是一个充塞边境的好办法,但是在安南的确却是难以成行。”

刘伯温面容急切,想要说服朱元璋放弃这个想法:

“因为安南气候特殊,到处都是雨林,瘴气弥漫,而且当地百姓经常会得瘟疫,因此我大明百姓移民过去,恐怕会水土不服。”

“到了那时,也许移民过去的百姓,全都会争先恐后的逃回大明,一番心血终究会付诸东流。”

安南为什么不受大明百姓的待见?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那地方温热潮湿,一点也不符合中原百姓的生活环境。

更重要的是瘴气四溢,在那里如果生活时间太长的话,还会得瘟疫,尤其是风湿更是让百姓痛苦不堪。

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要不然即便把百姓移民过去,恐怕也会出大问题。

朱元璋却是已经胸有成竹,将桌子上的奏折递给刘伯温之后,开口说道:

“好好看看这封奏折,安南瘟疫的事情,已经被李进给解决了。”

“至于水土不服的问题,也很好解决,只需要将邻近的几个省百姓移民过去,比如广西云南等地的百姓。”

“他们本来生存的环境,就跟安南比较相似,即便移民过去,也不会有太多的不适应。”

“除此之外,再把一些流民和罪犯弄过去,他们估计也不会嫌弃生活的环境如何,能有一块地种,农耕传家,已经是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福利了。”

听说李进居然将安南瘟疫的问题都能解决,刘伯温感到无比的震惊,急忙打开奏折看了起来。

待看完奏折之后,刘伯温注意到一个小的细节,开口询问道:

“上位,太子殿下说,他打算将安南打造成大明新的粮食基地,这件事情或许应当重视起来。”

“粮食基地?”

朱元璋根本不屑一顾,只是冷笑道:

“就凭安南那个蛮荒之地?这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标儿在外面时间太久了,都开始喜欢说大话了,可能也是想要做一番功绩向咱证明。”

“此事不必理会,交由李进去收拾就行。”

“咱倒要看看,李进能把安南打造成什么样?”

对于倭岛,朱元璋不敢交到李进手上,那是因为倭岛孤悬海外,如果李进真的有自立之心,朱元璋也只能望洋兴叹。

但是安南就不一样了,安南之地比邻大明,即便有些风吹草动,朱元璋也能迅速反应。

又跟刘伯温商量了一些圣旨的细节,比如哀悼安南国君的悲惨遭遇,痛斥胡季犛的谋逆之举,以及封赏明军士卒等举措之后,朱元璋就让刘伯温前去下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森趣阁】《男主怀了我的崽》《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天命在我》《科研从博士生开始》《空想具现的大贵族》《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地主家没有余粮啦》《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家父汉高祖

家父汉高祖

历史系之狼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历史 连载 686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燕雀MKII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历史 连载 346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红色十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历史 全本 4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