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门主席台上,赵祯看着下方山呼海啸的欢呼声,一时间百感交集。

这是赵骏在穿越过来第一天就说过的话。

他说一个强盛的国家,首先要保证军队的健康,其次才是国家的各方面发展。

如果连自己国家的军队都受到歧视,不被看重,那还能寄希望于谁去打败强大的外部敌人呢?

这些话让赵祯开始反思。

因为赵骏说得是对的。

尊严从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也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军队作为国家暴力机关,它的存在本身就充满了暴力和凶险,势必会伤人也会伤已。

犹如一把双刃剑。

可如果因为害怕它伤到自己而不敢拿起这把双刃剑,那当敌人的剑挥来时,又用什么东西去阻挡呢?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何况当一个国家的百姓都对军队失去信心的时候,那么军队自己又凭什么要保家卫国?

所以大宋军队战力羸弱,空有数量而无战力,连战连败。

所以宋代明明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农业文化空前兴盛,军事力量纸面上强大,但最终却连一个小小的西夏都能欺压在他们头上。

基于这些问题的思量,赵祯明白从太祖、太宗、真宗三代以来的弱军思想,也是时候该在自己手里做个终结。

即便以吕夷简为首的文官集团用五代十国的例子劝过,可最终赵祯还是被赵骏说服。

只是当年太祖赵匡胤将两司改为三衙,将各军主将调离,以形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就在于五代十国的教训的确太深刻。

况且冗军的问题积重难返,赵祯也不敢轻易对军队动手,便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赵骏。

而赵骏本人在发现自己居然真的来到大宋,亲自了解情况之后,又才明白自己当年的口嗨有多么天真,知道军队的问题不能急于一时。

因而祖孙二人就算想改变这样的局面,也在审时度势之后,决定先不立即动手,而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他们靠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加上手榴弹对付骑兵的奇效,先打赢了宋夏战争。

接着大力发展火器,拥有了可以与西夏和辽国掰手腕的能力,这才于庆历后,先解决冗官冗费,最后才开始对军队动刀。

即便是如此,也是困难重重,还闹出过叛乱造反的事情,可以说一路走来,非常的不容易。

但到了今天,赵祯觉得这一切的不容易,都是值得的。

他与自己的大孙做到了。

不仅彻底解决了冗军之患,还大力整顿了军队,让军队焕然一新,有了强悍的战斗力,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强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这真不是机械飞升》《灾变卡皇》《噩梦使徒》【书彤网】《斗罗:七杀惊绝世》【技术流小说】【亲亲小说网】《武纪》《小侯爷他追悔莫及》《神话:灵性支配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红色十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历史 全本 434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