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再造中华》转载请注明来源:虎牙小说huyaxiaoshuo.com

杨烜此行来上海,还有一件大事:视察上海的科研机构。上海是帝国的经济中心,科研机构以应用研究为主,比较重要的有两个:内燃机研究所、电学研究所。

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肇始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内燃机和电器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工业的主要动力,人类正式进入“电气时代”。

杨烜认为,帝国已在军工、钢铁等方面占据了领先优势。但经济实力是决定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中华帝国要想真正赶超英法列强,就得在工业上实现反超。

机会就在眼前。眼下,各国频繁发生经济危机,根源在于生产力停滞不前。蒸汽时代所能创造的生产力,已经逐渐逼近了极限。

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呼之欲出。只要帝国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把握先机,就有可能弯道超车,快速追赶英法。

在这方面,帝国有两大优势:第一,统制经济下,帝国可以在科技上投入更多的资源;第二,杨烜是个穿越者,熟知人类近代科技史,会带领帝国点亮正确的科技树,避开所有错误的道路。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电学研究所,正是杨烜大力倡导的两大科研机构。相对而言,内燃机研究所的名声更大一些,更引人注意。电学研究所名声稍小,不引人注意。

此时,各国对电学已经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但尚未实现重大突破,电学应用也不及内燃机那样迫切。

杨烜却认为,电学是帝国夺取第二次工业革命主导权的最重要武器,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次来上海,他重点要视察电学研究所。但为了掩人耳目,皇帝的行程表上并未体现电学研究所。所有公开报道,也只涉及他视察内燃机研究所的活动。

各国科学界公认,杨烜在科学技术上有着独特的见解。

杨烜声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赢得科技界的一致赞扬。帝国以优厚的待遇招募科学家,很多外国专家慕名而来,甚至宣誓效忠帝国,加入了帝国国籍。

各国科学界已把杨烜的言论、活动,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风向标。杨烜不想让人知道,他对电学研究的热情,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个学科。

春节在即,杨烜携带大量慰问品,来到内燃机研究所,慰问苦心钻研内燃机的科学家们。除了中央机关报《振兴日报》例外,其他报刊记者皆不能进入内燃机研究所。

内燃机研究所所长,为无锡人徐寿。他是帝国科技战线的元老级人物,博学多识,在鸦片战争前就开始涉猎西方科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杨烜与徐寿,也是老熟人了。当年,革命军刚夺取广州,徐寿便携带同乡华蘅芳,来到广州投效杨烜。

皇帝此行来研究所,徐寿带他参观了研究所最新研制的内燃机。

这具内燃机按照杨烜指示,采用了最先进的“四冲程”设计,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每个冲程中,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四冲程不断循环,内燃机就能持续不断地运行。

令杨烜欣喜的是,这台四冲程内燃机,已经安装在了马车上,可以驱动马车自动运行。杨烜非常兴奋,像个小孩子一样,催促徐寿演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虎牙小说huya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家父汉高祖

家父汉高祖

历史系之狼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历史 连载 686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4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