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虎牙小说huya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与此同时。
京城郊外,怀柔科学城的一间会议室里。
“开始吧。”
常浩南的声音平静得听不出情绪。
在东风-17公开展示之后,上级震惊于其产生的巨大正面影响,因此而大幅度提升了倾注在吸气式高超音速飞行器领域的研发资源,整个项目团队的权限也随之而水涨船高。
但随之而来的,也有无形的压力。
现在,更先进的吸气式高超音速导弹卡在了“凌霄-1“发动机的散热问题上,确实是大家之前都没料到的情况。
刑牧春推了推眼镜,打开了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五组复杂的流道结构图和数据曲线:”按照上次会议的要求,我带队尝试了五种不同的冷却流道优化方案。”
红色激光笔点在图表上,“方案三表现最好,在物理尺寸不变的前提下,燃料停留时间延长了3.5%。”
他没有给出任何评价,但会议室里已经响起轻微的叹息声。
受制于测试条件的限制,超高速空气动力学数据本身的一致性就相对较差。
3.5%,只能说将将突破了“随机误差”的范畴。
“这远远不够。”常浩南放下笔,“jp7燃料的热沉潜力在这种条件下只能发挥65%左右,延长3.5%的停留时间对冷却能力的提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坐在刑牧春旁边的总体系统工程师李敏迅速调出另一组数据:
“在工建委李主任的协调下,我们通过化工系统的几个研究所,测试了七种高热沉值燃料。”她指向一组红色曲线,“但表现跟jp7和jp8都没什么本质不同,而且成本还更高。”
在获得了大量的额外资源后,姜宗霖回到自己的老本行,重新牵头负责下一代jf系列风洞的研发,于是原本负责协调风洞测试与验证机开发的李敏就顺位“继承”了第二副总师的位置。
“而且会带来积碳问题。”常浩南直接指出了要害,“这些燃料的组分都过于复杂,模态转换过程中,积碳有可能直接导致发动机失效。”
会议室陷入了片刻间的沉默。
“各位,我们可能走错了方向。”
常浩南起身来到一面白板旁,笔尖在板上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