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声是晚上7点48分从西北方向的云林县传来的,这个时候天刚刚暗,能见度极低,起初像冻硬的树枝在风雪中爆裂,断断续续敲碎夜晚的寂静。

距离云林县入城口不足十公里的位置,三道1.5米深,两米宽的战壕连绵环绕于云林县西南郊。

距阵地最前沿不足500米处,三米高的蛇腹形铁丝网在风雪中轻颤。

第143装甲旅的十二辆九二式轮式步战车呈扇形排列在防线弧顶,炮管统一指向西南方的荒原与松林。

履带下的积雪早已被引擎烘成酱紫色泥浆,车长们半个身子探出舱口,热成像仪的幽绿光束在雪幕中划出交错的搜索线,镜头表面凝结的冰晶不断被电热丝融化,发出细微的“滋滋”声。

这是整支部队的第二双眼睛,负责顶在前沿阵地阻击以及侦查感染者的主力进攻方向。

“步兵17师报告,锈铁山左翼铁丝网完好。”

耳机里传来营长沙哑的命令时,黄旭东的指尖正摩挲着步枪握把上“预备役”三个字的刻痕。

作为步兵第17师3营9连的上等兵,他们驻守的“锈铁岭”并非真正的山岭,而是废弃采石场堆成的弧形土坡,三道交错的战壕像嵌入冻土层的锯齿,恰好卡在139步兵旅与180步兵师防线的衔接处。

左侧五公里外,139旅的混凝土工事群如灰色蜂巢般伏在雪原上,右侧四公里处,180师的堑壕网正沿着雅丹地貌的棱线延伸,两支部队均齐装满员,携带着和平时期最标准的制式装备,轻重机枪阵地与迫击炮组的配置图早在沙盘上推演过十数次。

这样的部署显然经过考量:现役部队占据两侧地势较高的天然屏障,而预备役17师与第143装甲旅组成的混编集群居中策应,既能依托步战车的机动火力填补防线空隙,又可在两翼吃紧时快速支援。

黄旭东踩了踩战壕里冻硬的鞭炮碎屑,去年除夕连队在这里贴过春联,残红如今嵌在冰层里,像撒了一路的血色标记。

身旁的重机枪手王学礼曾在现役部队服役十年,此刻正用扳手敲打89式机枪的供弹机,金属碰撞声混着风雪:“把咱们预备役放在中间,既是信任也是保险,两边的‘正规军’要是扛不住,咱们这儿就是最后一道筛子。”他这话半是自嘲,半是实情。

“怕不是怕咱们第一个当逃兵啊?”黄旭东的拇指碾过30发弹夹底部的防滑纹,金属冷光映出他手背上未褪的新兵训练淤青,“等会儿要是真见了红,老子倒要瞧瞧哪边先拉稀。”5.8毫米穿甲弹入膛的“咔嗒”声格外清脆,枪托抵肩时撞得战术插板移位。

毕竟在防线部署图上,中段“锈铁岭”恰好位于三条战壕的交汇点,如同一枚楔子钉在云林县西北郊的咽喉位置。

一旦这里失守,其余两支部队也逃不过被分割包围的下场。

“锈铁山坐标x37y19,红外监测正常。”营长仍在继续汇报,战术耳机传来时带着电流杂音,黄旭东感觉耳麦橡胶垫贴住的耳廓正在麻木。

“小崽子,听见西南面的闷响没?”王学礼用靴跟磕了下战壕冻土:“139旅前沿阵地的迫击炮弹幕已经炸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现在该轮到咱们接客了。”

黄旭东握紧步枪的手背青筋凸起,迷彩服下的防寒内衣早已被冷汗浸透:“王班副,侦查报告说它们会集群冲锋?”他故意忽略"感染者"这个词,就像全连都默契地称其为"畜牲",这样能让枪管抖动得轻些。

王学礼吐掉嘴角的烟蒂,违反条例的劣质烟草味在防化面具外游荡,用戴着手套的手指敲了敲机枪瞄准镜:“三小时前2号前哨站失联,监控最后画面是七个炊事兵围着电磁炉煮面,等巡逻队发现时锅还热着,人全成了...”他突然停住话头,转动枪管指向五六公里外的模糊黑影,那些在热成像仪里呈现淡红色的移动光斑,正以非人的频率在雪地上跳跃。

突然,耳机里传来前沿阵地装甲部队的预警:“正前方七点钟方向发现感染者,距离五公里,数量预计超过2000多只,准备交火。”

“这畜牲真来了。”黄旭东赶紧扒着战壕站起身,后方的两辆96a主战坦克组成的支援阵地,突然冒出火光,125毫米主炮喷出的火舌足有三米长。

高爆穿甲弹撕开雪幕的瞬间,首排感染者被掀飞的躯体还保持着冲锋姿态,胸腔被贯穿的伤口里喷出的不是血,而是带着冰晶的黑褐色黏液。

"全体注意!七点钟方向有动静,准备开火!"排长的95式步枪率先喷出火舌,曳光弹在雪幕中划出橙红轨迹,却见三个黑影在中枪瞬间扑倒,用同伴的尸体触发了埋在地表的定向地雷。

刚开始交火时,最为激烈的的是右翼180步兵师防区。

黄旭东听见东南方传来密集的88式通用机枪声,紧接着是迫击炮弹在雪地炸开的闷响。

数不清个黑影正从荒漠的雅丹地貌后涌出,它们周身裹着沙土,红外特征被削弱成灰扑扑的影子,每三人小组呈三角队形:左者举着半截钢板挡子弹,右者握着生锈角铁探路,中间的感染者则俯身突进,膝盖在雪地拖出深长的血痕。

它们不是丧尸电影里踉跄的行尸,而是像被病毒侵蚀的士兵,用残缺的肢体执行着战术动作。

黄旭东的准星套住中间那只感染者的头颅,扳机扣下的瞬间,它突然扑倒,用同伴的尸体挡住致命弹道,脑浆溅在雪地的刹那,第三梯队已剪开铁丝网,握着钢筋的手臂在空中划出寒光。

交火半小时后,中段防线的压力陡然增加。

前期试探性冲锋的感染者已摸清火力配置,此刻分成三个小队,贴着两侧松林阴影迂回,专挑机枪换弹的两秒间隙突进。

黄旭东的枪管烫得能剥落掌心皮肤,当第六个感染者的眉心在准星中爆开时,他惊觉这群怪物的行进路线突然变得诡谲。

前三波还在无脑扑向火力点,现在却懂得利用弹道死角,甚至在机枪长点射时精准伏地,等枪口上跳的瞬间跃起冲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科幻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死后三万年

死后三万年

火烧好好吃
关于死后三万年:古州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太空葬礼,冰冷的棺椁飘向宇宙,本应死去的他却意识长存,开始漫长孤寂的旅程。直到某一天,棺椁被某颗青春靓丽的星辰引力捕获,遗传物质泄出,星球经历漫长的孕期,悄然生下一枚细胞。星辰赋予其生命,古州赐予其智慧。“细胞复制?古祖,这明明是大神通——身外化身!”“三磷酸腺苷?这莫非三生神药?”“什么线粒体?这赫然是上古神器——天地烘炉啊!”黄细胞人煞有其事的梗着脖子。
科幻 连载 26万字
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

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

咸嘉湖灵感大王
“尊严只在灵能光刃的刀锋之上,真理只在超重型净化光束射程之内”混乱的局势,让穿越进《星空》这款宇宙争霸游戏的安珀,彻底领悟了这句话......意外获得跃迁技术的人类,如同瘟疫般迅速在银河系开枝散叶。全人类携手共进的数百年过去后,分裂毫不意外的到来了。当然也少不了‘友好’的外星文明,以及银河边缘蠢蠢欲动的未知敌人。不过身为联邦、帝国两大势力通缉犯的安珀,首先要做的是......活下来。本书要素:星际
科幻 连载 248万字
什么叫黑科技改造狂魔啊

什么叫黑科技改造狂魔啊

辣椒面糊糊
陈牧来到地球3K初期,获得一份来自星际时代的黑科技知识库。从一家化工厂开始生产跨时代的金属氢,复刻星际战士改造技术,核聚变动力炉,MK5极限战士型动力甲,超级纳米技术,赛博战体,量子神经元……STC批量制造,反物质,曲率航行技术,改造可以生活亿万人的巢都………陈牧:“奇怪,为什么我老是梦到几个金色大只佬,还有四个古怪的家伙嚷嚷要和我做交易?”关键字:算了,让我们waaagh翻整个宇宙吧!
科幻 连载 50万字
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

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

香酥栗
(接档文:《我们全村穿九零啦》《我阿爹是年代文男主对照组》求个收藏呀)明美结婚当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本“人生之书”。而这本书的主角,是今早即将撞到头昏过去,醒来就重生的婆婆。据说,她婆婆是从五十年后回来的,她见识过时代的变迁,感受过社会的发展。重生一场,她要站在时代的风口,努力奋斗,势要带领全家,走向辉煌。(这话听听就算)当然,在此期间,改造改造家里的小极品,收拾收拾四合院儿里的大极品,让他们感受
科幻 全本 304万字
我成帝了金手指才来

我成帝了金手指才来

天涯月照今
不是吧,不是吧,我都证道称帝了,穿越者的外挂才到账?书友群:798277596
科幻 连载 1144万字
七零之漂亮小裁缝

七零之漂亮小裁缝

舒书书
阮溪是一名优秀服装设计师,不想一觉醒来,她成了一本年代文里的同名女配。原主从小被父母不得已放在乡下,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长大,而女主则是她父亲战友的遗孤,被她父母在军区亲自抚养长大。十六岁的时候,原主被父母接去军区,在乡下长大的她在女主面前犹如丑小鸭,一直出糗被人笑话。心态失衡扭曲后,她便处处针对陷害女主,一心抢夺女主的一切,包括文里的男主,最终成了一个标准极品女配,下场凄惨。穿书后,阮溪看着家
科幻 全本 7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