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虎牙小说】地址:huyaxiaoshuo.com
前一晚,两人谈了许久,谈了许多。关于魏主择选良才的偏好却未涉及。
魏主招纳贤士的确“唯在得人”,具体到用人时却更偏重“去虚取实”。
光这点上就与燕朝大为不同。
江南竞骋文华,官吏多不习世务,就连掌管军国大政的公卿大夫,亦多沉醉于口舌之辩,镇日间挥麈玄谈,目下何止无尘,是半点烟火气也不能见。
早些年魏国也曾受到影响,百官所上文表无不淫丽华艳,极尽繁冗之能事。
魏主穆崇渊掌政以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集权改制,其中一项便是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1,去浮华、返质朴。还令宪台执法监督,违者付所司治罪。
自此以后,上书者一改骈四俪六的陋习,学会了开门见山、就事言事。
这固然跟魏国的尚武精神有些关联,然而穆崇渊却并不因为尚武而轻文。
事实上他文武兼重,只他重的是文治而非文藻词翰。
换言之,他需要的是能够益治赞时的人才,而非夸夸其谈的文士。
不久前魏主曾策试过一个秀才,奚骊珠当时侍御在侧,有幸旁观。
秀才将御前奏对看成了驰骋文藻的机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恨不能将满腹锦绣倾吐而尽。
然其内里之空洞无物就连奚骊珠都能听出,何况魏主?
魏主稍显不悦,忍耐了下来。
策问时,当问及牧守令长为政一方该如何措置才能造福百姓时,秀才绞尽脑汁答了几条,要么不切实际,要么乏善可陈。
魏主又让他评说家乡官吏是否苛虐。秀才的舌头霎时短了半截,支支吾吾了一通,非但未能如实陈述,还颇多粉饰之辞。
至此魏主的耐性终于告罄,没听完便怫然而去。那个秀才给了盘费送谴回乡,不久后荐举他的郡守即遭到了革职查办。
由此观之,便知以德取人和以文取人皆非全部,魏主更偏重的是以能取人。
苟有才能,不拘其族其类;苟非其能,想单凭文采风流获取官职几乎不可能。
是以魏廷取士,部分延用了汉时的四科制1。即德行、明经、明法和治剧四科,分别对应德行、经术、法令和吏能。
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守宰,辟召官属、任用吏员时皆需参照这四个标准。
其中法令和吏能又是最着重强调的,因此官员队伍中不乏取士于刀笔者。
也即是说,“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具备这些技能,是魏廷为官的基本要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