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虎牙小说】地址:huyaxiaoshuo.com
八
[小标题二:教]
[太子李承乾被废立后,魏王李泰曾向太宗李世民说,若自己继位,将会杀子传弟。即李泰成为皇帝后,他不会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继续传位给李世民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弟弟,延续李世民的支系。]
李世民看到这里,竟觉得很感动。他的儿子宁愿把自己的儿子杀掉也要延续自己这一脉支系,其心可鉴啊。
我的儿子太爱我了怎么办?
不过长孙无忌看到这却眉头一皱,他看李世民面容有些松动,提醒道:“陛下,这魏王既能做出杀子这等事,他又怎么可能乖乖传位给他的弟弟。将杀子这种话随意挂在嘴边,想必也不难做出弑父杀兄之事。”
一袭语毕,李世民听到自己内心咚的一声。
长孙无忌这是在提醒他玄武一事,自己太清楚皇位的诱惑有多大。玄武事变就是前车之鉴,他怎么可能让他的儿子们也来一次政变。
李世民微微领首:“爱卿所言有理。”
魏王李泰登时火大,他脸上的肉挤在一起,怒目圆睁:“这怎么可能呢?我怎么会行弑父杀兄之事,长孙大人莫要污蔑我!”
他声音太大,有几个大臣停了抽泣去看他。
李世民蹙眉,有些不悦。今天天幕这一袭话,他已对魏王李泰心有芥蒂。
咋干不出来?杀子都能说的出来,弑父还为难你了?
“祠堂之上,岂容你喧闹?”
李世民怒了,祠堂又重新归于肃静。哭的人捂住嘴不敢出声,李泰也讪讪地不再张嘴。
[李世民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后,先是在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面前拔剑欲自杀,称因夺嫡一事众皇子闹成这样实在揪心。长孙无忌出言相劝,遂立李治为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每每上朝,常令李治听政,让他观摩自己如何决断政务。李治的政治方能在这一时期得到提高,也受到了众大臣的称赞。]
李世民看到这满意的点了点头。一国之君,他怕的就是他的后继者无才无德,枉送了大唐的国运。
虽然李治生性温润,容易被强势的人拿捏了去,但他的政治才能既已得到公认,想必也能很好的把控朝廷。
小小的李治看了天幕上的话,知道这是夸自己的。他微微仰着头,小脑袋里满是自己既位后大有作为的画面。
太子承乾已经认命般瘫跪在蒲团上,他看着灵台上的香愣神。
那烟丝丝缕缕往上飘,太子感觉自己的心也被一缕一缕的拆解开了。
天幕继续往下滚动。
[小标题三:功]
[李治其人温润如玉,翩翩君子。从千古帝王的角度来说,他的确少了一些震慑力。但不可否认,他又的确是一名仁孝贤主。]
嘿嘿嘿,小李治的尾巴要翘到天上去了。
看吧,人在做天在看,自己以后一定会更加励精图治,贤明待人的。冲呀,小李治。
长孙无忌此刻:欣慰,不愧是我看好的人。
[唐太宗在讨伐高句丽的时候,身上生了个大毒疮。李治用口吸之,吮毒脓,侍李世民左右。]
[除了仁孝,李治也勤政爱民。他还未登基前就曾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他执政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永徽之治的盛况。具体内容将从标题四继续论述。]
这段话看下来,李世民更加欣赏自己这个儿子。既孝又廉,大赞。
[小标题四:治]
治是对帝王朝政的最好评价,李世民望向“治”这个字,看到后朝依然欣欣向荣,心里觉得很是安慰。
[内政方面,李治承贞观遗风,改三日一朝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吏治清明。]
[外事方面,李治统治时期大唐疆域达到最大。西达西域,北至贝加尔湖,东延伸到了朝鲜半岛。在这一时期,中国第一次与阿拉伯人建立了联系。]
[法制方面,大唐编成了《唐律疏议》,礼法结合,成为了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对后世的立法影响深远,同时也在当朝营造了一种宽平公正的执法环境。]
[民治方面,李治体恤民情。永徽二年,他下令将官吏侵占土地归还百姓。他还常引刺史入阁,询问疾苦,训令崇俭。永徽年间,边防安定,人口数量大增。]
天幕把李治的功绩一一列出,黑墨的字在天幕发出的绿光下显得更加醒目。
李世民等人吸了口气,竟已经默认了李治继位的事实。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皇子非正常继位档案》转载请注明来源:虎牙小说huyaxiaoshuo.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