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 10 章 (第1/2页)
到了年底,忙忙碌碌,日子一天赶着一天,转眼间就到了大年三十。从大早起,外面街上零星的鞭炮声时不时就响起,冷冽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过了晌午,苏香草早早就开始和面剁肉馅。
云城虽然不算北方,没有年夜饭吃饺子的习惯,但赵奶奶说严凛每年都会来陪她过年,他是北方人,爱吃饺子。于是,苏香草便买了面粉和肉菜,打算年夜饭包顿饺子,再做几样好菜,大家一起热热闹闹过个年。
面粉用的是纯白面,肉馅用的是三分肥七分瘦的前腿肉,这样包出来的饺子既不会太柴,也不会太油腻,口感刚刚好。这些东西,没用原主留下的钱和粮票,全是苏香草自己挣来的。除了这些吃的,她前两天还上街买了串鞭炮。
自从上回苏香草帮张奶奶家招待客人烧了一桌菜,这事就在槐花巷传开了。张奶奶本来就是个能说会道的,大槐树又像是这条街上的情报交流站,苏香草厨艺了得,比国营饭店的大厨做饭还要好吃的事情,没多久就传到连这条街上隔壁几条巷子里的人都知道了。
刚好到了年底,正是走亲访友的时节,便有人跟张奶奶当初的想法一样,觉得这样既经济实惠,又比外面国营饭店好吃,于是请苏香草到他们家去也帮着做菜招待亲朋好友。
起初,请她去的人还是半信半疑,毕竟大家都知道,张奶奶那嘴能说会道的,指不定里面有夸大的成分呢。可陆陆续续有几家人请苏香草做过菜后,都是异口同声地夸她厨艺好,这下大家才都信了。一下子来找苏香草去家里做菜的人络绎不绝,苏香草忙不过来了,到后来甚至得要预约才排得上。
虽然都是街坊邻居,但别人也不好意思让她白忙活,有给她送东西的,也有送粮票送钱的,还有人花大价钱,想请她大年三十去家里做一桌年夜饭,但苏香草想着要跟赵奶奶一起好好过个年,便婉拒了。
苏香草正要调饺子馅的时候,听到外面有人敲门。严凛是有钥匙的,这她知道。也不晓得这会儿是谁来了。
她开门一看,就见门口来了好几个人,其中有个人苏香草认得,是居委会的刘大妈,她前天刚去他们家做菜招待过刘大妈的娘家人。
“呦,香草,忙着呢?赵奶奶在家吗?”刘大妈穿了件簇新的衣裳,一脸喜气洋洋,“这些都是居委还有武装部的同志,过年了来慰问军烈属的。”她道。
苏香草有些诧异,她之前并不知道,赵奶奶是烈士家属的事。住了这些日子,她只知道赵奶奶是位孤寡老人,身边没有亲人,但关于她家里人的事,赵奶奶从没主动提起过,苏香草怕勾起她的伤心事,也就没有问过。
“过年好。”苏香草笑着问好,“奶奶在呢,快请进,上屋里坐。”
居委和武装部的人来的时候带了一袋大米,还有一小瓶菜籽油,也许在后世的人看来并不多,但对于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这么些年了,难得组织上还记着我这孤老太太,逢年过节都来看我。”赵奶奶想起往事,难免有些伤感。
“这些都是应该的。赵建国同志是见义勇为,为了救人而牺牲的,大家都不会忘记的。”
居委会和武装部的同志走了以后,赵奶奶一直坐在屋里抹眼泪。平时还没什么,一到过年过节,她总会想起已经不在了的孩子们,心里格外空落落的。
“这些年多亏了小严。非亲非故的,照顾了我这么久。”赵奶奶对苏香草道:“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
“您不是严同志的亲戚吗?”苏香草问。
“他告诉你的?”赵奶奶道:“这孩子。大概七八年前的时候吧,小严和我孙子建国是战友。有一回,建国路过江边的时候,刚好遇到有几个孩子落水了,他下去救人。那几个孩子得救了,但他却再也没能上来。”
赵奶奶说到伤心处,掏出手帕擦眼泪,“后来,小严就一直照顾我。”
想必自己现在住的那间屋子,从前就是赵奶奶牺牲了的孙子住过的,苏香草在心里叹了口气,难怪即使没人住了,也还是打扫得干干净净,这都是赵奶奶思念孙子的缘故吧。
看着赵奶奶这样,苏香草其实心里也挺不好受的。她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赵奶奶某种程度上,和她奶奶很像,都是善良的老人家,也都是独自抚养孙辈长大。她不敢想象,如果当初是她走在了奶奶的前面,留下奶奶一个人,她该有多伤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