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光复汉室吧!》转载请注明来源:虎牙小说huyaxiaoshuo.com

见陆老答应,太史慈当即牵来自己的骏马让他启程,自己则是立于马前牵着骏马前进。

“后生,使不得!”

“有何使不得?”

太史慈头也不回的牵马前进:“老杖不是也听了刘使君那番话了吗?要为生民立命!这亦是俺的志向!你就好好坐在马上坐着!若是实在觉得颠簸,便于俺说一声停下来休息!”

陆老望着太史慈厚实的背影,只觉得这后生实在太过有安全感。

同时他也不禁好奇起来:“能让这样的人物都为之向往的主君……那刘繇刘正礼该是怎样的风采啊!”

这个问题并没有让陆老疑惑太久。

随着二人不断前进,他们已是出了秣陵地界,逐渐靠近曲阿。

曲阿与秣陵一眼便能看出的区别就是,曲阿的农田中有不少农户正在忙碌着。

相比秣陵附近所有百姓都等着笮融放食救济,还是曲阿的百姓更加朴实些。

太史慈与陆老来到乡间岔路处,见到居然是一间草棚,都颇为诧异。

尤其是草棚里面居然传来了吆喝之声,这让他们更加奇怪。

“这里又不是市集,怎的敢在这里卖东西?难道官府之人不管吗?”

汉代,集市都有固定的地方和时间,这般敢在外面私自贩卖的,被抓到后往往会给予重刑!

带着不解,太史慈将骏马栓在树上,和陆老朝草棚走去。

一进草棚,他们再次感受到不同寻常。

里面没有常见的地摊,反而是几张长桌和胡凳。

一些农家汉子坐在胡凳上闲聊。在桌上也并无他物,而是只放着几口大碗,碗里也不过是些清水而已。

“店家,莫不是在此地卖水?”

太史慈的话惹得草棚里众人捧腹大笑:“这是哪里来的后生?怎的会说出卖水这等荒唐事来?”

笑罢,还是一个长者解释:“我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想必是刚刚才外地来的吧?”

太史慈恭敬道:“正是!”

“怪不得!”

这长者向太史慈解释:“此处并不是市集,而是刘使君体恤我等设置的“农驿”。”

“敢问何谓“农驿”?”

听到太史慈询问,长者并未急着回答,而是感慨了一番:“都是得了上天的福,才派来刘使君这样仁义之人来到曲阿啊!”

之后,老者才解释起来:“其实也并不繁琐。就是刘使君常言,我等农户辛苦,要在乡间路上设置了一些草棚,在其中备足水源、蒲扇,让我等在农田间有个休息的地方。”

“尤其是我等以前干活时经常只能带干粮果腹,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刘使君设置草棚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在其中能够烧灶,将我等的干粮热上一热,也能吃的顺心!”

“之所以叫农驿,是因为刘使君设置草棚后,就必须要有吏员穿梭于草棚之间检查备齐物品。”

“刘使君为了让那些吏员不要怠慢,便特意起了这个名字,意图是告诫官吏需像对待那些大官一样对待百姓。”

太史慈与陆老对视一眼,都明白了何谓农驿。

感情就是驿站的简化版呗?

无非就是从驿站的包吃包住,变成了只供歇脚,并且饭菜自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三木城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虎牙小说huya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403万字